浙江师范大学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2021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01-10浏览次数:806


作者:浙江师范大学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  供稿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师范大学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提升组织活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各民族教职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反映少数民族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自身的智力、人才优势,弘扬挖掘传统民族文化,服务学校师生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广大会员在我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政治学习,贯彻落实民族工作精神

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始终把思想引领作为第一要务,结合学校实际和会员特点,通过发放自学材料、举办辅导讲座、组织外出学习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七一”重要讲话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组织会员认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并围绕学校“十四五”暨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职能,全面提高广大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924日,6位会员参加浙江省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联谊会组织的“金秋联谊教育活动”,听取省民宗委民族二处倪重宵副处长作“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解读”的报告。通过学习取经,开拓了工作视野,也加强了和省、市兄弟民族单位的联系。1117日,副会长吐尔文江·吐尔逊教授为部分会员、思政干部作了题为“爱国心报国志民族情——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专题党课,让会员们更加了解我校民族工作,提升管理能力。

二、积极建言献策,助推学校和地方发展

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进一步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各民族自身优势,立足本职,建功立业,在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学校现状的调研,配合学校统战部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知识,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校教职工对民族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各会员也在本单位所联系的范围内积极宣传民族政策法规,身体力行,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同时,热情关心学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状况,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合理意见和建议,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多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协助校统战部开展调查研究,为浙江省和学校的决策提供参考。省政协委员胡永举、金华市政协委员金英子通过提案积极参政议政;前任会长王元恒积极参加校党委组织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负责人会议,踊跃建言献策,积极参政议政;音乐学院王欣然的《加速发展浙江省数字音乐产业的政策建议》被《浙江社科要报》2021年第86期(总746期)刊用,并呈报省领导,获得省委书记袁家军、时任省长郑珊洁、副省长成岳冲批示。

此外,依托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加强与新疆、西藏的合作与共建,协助省、市政府做好各类调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社会稳定工作,为学校和金华市营建和谐共生的民族发展局面做出了贡献。

三、做好换届工作,加强组织建设

1029日,民族联召开会员大会,更名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并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胡永举任会长,温建明、宋清秀、吐尔文江·吐尔逊、陈仁伟任副会长,向道红任秘书长。换届后,班子成员及时合理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梳理优化组织架构,设立组织部、宣传部、联络部,推选年轻会员担任相应活动组织的负责人;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设立民族联络员制度,开展各具特色的民族联谊活动。会员们积极参与浙江省、金华市内少数民族的组织、活动与工作,加强与他们的联系。王元恒兼任金华市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浙江省少数民族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省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周静、胡永举兼任金华市少数民族联谊会理事;周静、胡永举、雷水凤、温建明、郝桂珍、钟发荣、杨光伟、王欣然、金英子、向道红加入浙江省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联谊会等。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注重自身建设,积极发展吸纳新会员11名,充实了新鲜血液,壮大了队伍。